高淳因水而兴,螃蟹养殖是当地产业致富、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。在第二批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中,南京高淳区供电公司党委为了保障蟹农的用电可靠性,开展了“养殖区域电网再提升”工程,真正打通了服务百姓用电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为了解决蟹农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,高淳区供电公司党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,走进供电所和田间地头,与一线员工和蟹农面对面座谈交流,了解到阳江镇永胜圩、胜利圩区共计580户蟹农存在供电质量较差、用电负荷吃紧等问题,并据此给出了解决方案——开展“养殖区域电网再提升”工程,将电送到塘口。

“越是圩区深处,越是水网密布,施工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材料运输困难。”高淳区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蒋涛说。为此,高淳区供电公司党委在施工现场成立临时党组织,参与工程建设的多个党支部及全体党员“党员连心、支部联动”,表现出极大的主观能动性。有关党员巧妙采用“化整为零”的方法,将部分体型大、重量沉的电力设备拆成零件,借助一艘艘小船运抵施工现场后再拼装起来。一基基铁塔和一条条银线就这样延伸到了蟹塘深处。
自工程开展以来,高淳区供电公司累计投资约241万元,新建改造农灌变压器25台,新增容量4.65万千伏安,新建高低压线路46千米,圩区户均容量从4.25千伏安提升至4.68千伏安。
高淳区供电公司党委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,充分发挥党员服务队队员“地形熟、塘口熟、人头熟”的优势,打造“水上20分钟供电服务圈”,开展“开户进塘口,现场办业务”活动,将办电服务延伸至每个塘口,为养殖户用电提供便利。
“我们原先用柴油发电机发电,噪音大不说还容易漏油,供电也不稳定。今年,供电公司帮忙把线路架到了塘口,用电方便多了!我承包的30亩蟹塘,亩产可以达100多公斤,预计比去年增产20%左右。参照市场行情,我今年可以多赚1万多块钱。”谈到供电带来的新变化,高淳区螃蟹养殖合作社养殖户杨田海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。